本报讯 (记者杜一娜)5月21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委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在线上举行。
本次论坛以“从平台媒体到文化元宇宙”为主题,以主旨论坛和平行主题论坛形式举行。主旨论坛设有理论建构、理论创新、实践智慧3个专场,共邀请了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领域的8位学术专家与5位实务专家、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业界从业者发表演讲;平行主题论坛设有“元宇宙时代的媒介演化”“元宇宙时代的文化产业”“元宇宙时代的数字治理”和“元宇宙时代的平台发展”四大主题分论坛。
在主旨论坛的理论建构单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就“元宇宙·科学·艺术”主题展开分享,指出元宇宙是以计算机的图形学为核心,通过数字运算、传输、渲染、计算等构建的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金亚秋指出,元宇宙作为数字化的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构建,在教育、医疗、工业、国防等各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空间。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委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主任喻国明发表了主题为“元宇宙视域下传播学的学科重构”的演讲。他指出现代社会是媒介所浸透的社会,元宇宙是一种全新的数字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当下传播媒介正在经历着从物理介质到关系介质、再到算法介质的深刻改变,未来媒介的终极演进将是“场景时代”“元宇宙”和“心世界”。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从传播形态演进特征、智能传播对原新闻范式的影响、体验传播下的交互传播多维演进、数字媒体观与数字新闻学的建构4个方面分享了从智能传播走向体验传播的过程。他指出,未来传播科技的走向是将人的感知与物物相连的感应相结合的传感科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以腾讯为例,分析了腾讯由“丛林法则”走向“天空法则”的成功经验,强调平台具有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需要对平台垄断等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以及协调平台作为私营资本的本质与公共服务属性之间的冲突。
在主旨论坛的理论创新单元,《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朱鸿军作《县级融媒体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主题分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对中国互联网CNNIC 25年来的49份报告的纵向对比进行了研究,从数字鸿沟的角度探讨了新技术的接入与使用之间的鸿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作了《文化元宇宙的发展与挑战》主题分享。
华东政法大学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臧志彭在论坛中发布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全球传媒100强元宇宙战略布局研究报告》。他指出,元宇宙产业链应该将元宇宙核心产业链与衍生产业链两部分区分开,并表示可从全球传媒百强的元宇宙战略认知、元宇宙产业链布局、元宇宙战略合作布局、元宇宙战略资源投入4个方面全方位呈现全球传媒百强元宇宙的产业前沿实践以及知名企业的战略性规划布局。
百度、新浪、趣加、风语筑、阿基米德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在主旨论坛的实践智慧单元也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