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1297000

集团信息 分类
开云 开云体育中国文化传媒行业现状、趋势与逻辑分析(电影篇)

  中国电影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全年实现票房440.7亿元,同比增加48.7%;仅次于北美市场100亿美金的规模,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

  观影人次数达到12.6亿次,同比增长51.8%;场次数5443万,增长36.5%;显示电影的人群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影院数字同比增长24.5%,达到7000家,显示影院强劲;银幕数同比增加34.1%,达到3.2万块;

  2015年中国的观影绝对人数达3亿,观影人次达12.9亿,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影院上座率达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逐渐养成,且趋势不可逆。

  电影市场重要一极,观影人次高速增长,所占票房份额逐年提高,四五线城市影院多为新建影院,硬件设施一流,观影体验不亚于一线、新的观影群体:小镇青年崛起

  小镇青年标签:娱乐数码消费不差钱、爱笑、爱热闹、顶国货、追求时尚,在影院全面下沉和票务电商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激发了大量的新增观影群体,

  也是导致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国产电影崛起,喜剧片爆发等现象三、电影市场规模—中国未来票房规模

  按人均票价30-35元,未来的平均观影人次4次计算(2015年美国平均观影人次4.2次),市场规模1680-1960亿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兴市场与电影产业数字化》测试,中国到2020年票房收入将达128亿美元,按汇率6.39计算,市场规模818亿,

  ,;2025年票房收入超过200亿美元,按汇率6.39计算,票房规模1300亿,

  2、传统模式下,参与的主体主要可分为,编剧、导演和演员等主创、影视公司、宣传机构与媒体、院线与影院五大主体。其中,影视公司控制了部分编剧、绝大多数的导演与演员、部分其他主创人员、近乎全部的、制作与发行,主流的影片上映则由影院实行,影院较为集中,因而影视公司与院线几乎垄断了电影行业;

  3、影视公司和院线,分别控制着资源段和市场端,中间的所有机构、后期制作、制片公司、发行公司都缺少线、

  ,主创人员都赚取演员费劳务费,制作公司赚取制作费,三者都不参与票房分成;5、票房分账是先行缴纳

  ,票房回本成本=制作成本*3.15。五、中国电影制作产业链—IP孵化平台-网络文学

  等网文平台,从体量上占据网络文学市场第一的位置。2、百度文学百度以1.9亿全资收购

  2015年10月低爱奇艺文学才上线,聚合了各大原创网站的内容,提供阅读服务,实现流量变现。爱奇艺文学全平台上线不足百天,就已试水推出

  等影视热剧原著网文作品的阅读业务。以近期最热的影视剧《欢乐颂》为例,其改编自阿耐同名网文作品,在爱奇艺文学上线两周,总累计浏览量就轻松突破500万。

  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4月23日宣布正式推出新业务阿里巴巴文学(简称:阿里文学)。阿里文学将与书旗、UC书城组成阿里移动事业群移动阅读业务的主要部分。

  在艺术上听不到中肯的建议,可能导致作品出现大的问题,在资本上容易产生电影超支的问题。导演中心制可保证影片艺术风格、样式的完整统一,保证艺术质量。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

  制片人中心制可确保影片剧本创作、摄制、发行放映、商业开发都在制片人的主导下统一协调和控制,将电影的生产过程置于成熟的流水线下,风险可控度高。

  ,通常有电影项目过来再现搭班子,制片团队临时找摄影、录音、化妆等,没有任何公司会养着一堆的制作人。2014 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合约30%的市场份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

  区分度不高,龙头实力有限。制片机构赚取的是制作费用,不参与分成,但和制作通常是同一家机构。

  的市场份额,且万达排片有领头效应,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影院都是参照万达来排片;院线分管下属电影院,电影院一般有5个屏(放映室),放映时间为早上9:00-次日凌晨2:00,排片一般3天更换一次,主要依据是根据每天的票房、上座率和

  片变得非常敏感,需维持较高的上座率。中国电影宣发模式的变革—发行主体多元化

  ,通过数据和流量变现,优势在于掌握新媒体的宣传渠道、提前锁定票房和无时间无空间限制的窗放映条件。

  传统以拷贝流转为中心的向场次资源为中心转移,多元化发行主体带来了百花齐放的发行方式,宣传功能的重要性凸显,宣发一体化成为主流,保持与影院端的良性互动是保证场次的重要职能

  起,开启了电影的长尾效应,版权分销有了新的变现渠道,既有利于院线电影扩宽收入来源,也为无法登陆影院的小成本电影提供播放平台

  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

  2、按票房收入计,全国76.8%的票房来自于线、线上团购主要有美团、大众点评,在线选座主要有

  1、影视产业咨询业的成熟是最重要的标志;2、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设备,技术,人员等);3、在一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小(经济产值,文化产值,软实力);4、法制环境是否完备;

  成熟地发展着,在完全自由的市场化创作环境中,优秀的制片人、艺术家在商业片的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制出许多迎合市场、迎合观众的作品,同时加大电影

  的开发,即电视、网络等播映渠道的版权收入和与电影相关的广告、音像、软件、旅游、娱乐、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电影后续产品的收益。电影工业化—程度排名

  PreViz,即概念展示片,往往只有3-5分钟,浓缩了故事的精华和导演的功底,可视化地去展示一个电影剧本,来寻找和激励团队;2、Tehch-PreViz

  (Technical Pre-Visualization),这是应用最广泛的PreViz,直接预览电影拍摄后的效果,可供导演以很小的代价却能大概的熟悉拍摄过程,提前确定拍摄的布局和规划,具有避免失误、省去时间,控制预算的优点;3、On-site

  PreViz是实时真假景合成视觉预览,演员在对着白幕表演时直接嵌入后期特效内容,导演用virtualcamera系统摇控机械臂拍摄,可以改变光照,结合运动捕捉的数据,计算机实时根据镜头运动将电影画面渲染出来,有一种在虚拟镜像里实地拍摄的感觉;4、Post-

  PreViz,即后期制作前置,电影的后期制作是个多次迭代的过程,Post-PreViz可以让导演提前看到后期制作效果,后期制作的特效团队可根据导演的修改意见再开始真正的特效制作。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PreViz未普及的原因Previz在欧美已非常普及,几乎每一部大片都用到了Previz,用的最多的是Tech-Previz,由此衍生出很多做Previz技术的小公司。

  ——好的preViz一定要有对整个流水线都有深刻的理解,特别是镜头的把握,而国内的电影产业还远没有细分到这个程度,缺乏技术和流程上的储备。

  ——欧美电影制作周期长达3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其中是前期的剧本跟镜头上可能花上1年的时间,在这种制作流程中,花上2到4个月做preViz是可以接受的,但国内,大多数的大片制作周期只有1年时间,甚至还不到,PreViz技术是根本不会被使用的。

  On-sitepreviz,Postpreviz,重点服务于导演;3、为人提供决策参考。中国文化传媒行业逻辑分析(电影篇)

  单个IPVSIP平台:单个IP的风险远大于IP孵化平台,单个IP对于股权没有价值,除非是非常宏大的IP,后续具有持续的IP运作能力(鬼吹灯系列、九州系列);

  IP孵化平台变现能力:整体IP孵化平台的变现能力还比较弱,但是随着游戏、电影、网剧的规模越来越大,优质IP可以通过游戏和大电影实现变现,IP孵化平台的变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头部作品的积极意义;

  IP孵化平台的价值凸显,网络文学里,BAT旗下的三大平台争锋,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是绝对的龙头老大,最近刚刚按照200亿估值完成一轮融资,旗下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阅读网、QQ阅读;百度文学后程发力,收购纵横中文网、云起书院,同时今年新成立了爱奇艺文学,也在努力提升在网络文学方面的实力,之前整顿,被认为将来也是百度文学的重要板块;阿里文学基本是BAT里发力最晚的,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奥飞动漫收购有妖气,代表着上市公司开始关注IP孵化平台的价值,有妖气算是漫画平台中最有影响力的,《端脑》、《雏蜂》、《镇魂街》、《从前有座灵修缮》。

  )判断,单纯股权的回报预期不高,未来关注垂直细分领域有特色的IP孵化平台,例如:韩漫IP孵化平台、日漫IP孵化平台、魔幻题材平台。

  3、具有平台属性,一整套完整的股权及合作激励制度,深度绑定一线制片人、导演、演员工作室,平滑单个团队的创作波动性对平台的整体影响;4、具有较强的制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影制作;

  发行保底这种模式从2015年越来越流行,电影在上映之前就锁定了一大部分票房,这对发行方的实力要求非常高,微票、淘宝电影、猫眼、百度糯米依托各自的BAT资本方(微票45亿、淘宝电影17亿、猫眼(光线亿+)),通过保底发行的方式切入市场,获得市场份额,留给传统发行商的机会越来越少,竞争激励,已经成为了资本的游戏。

  电影营销本身的规模较小,体量不大,门槛比较低,现有的几家比较大的公司,无限自在、剧角映画的规模也很小,行业内充斥大量的小公司,本身整合的难度也很大,更重要的是,面临着跟电影发行同样的问题。

  微票、淘宝电影、猫眼、百度糯米越来越多的冲击,这些线上票务机构,在为客户提供电影发行的同时,也提供电影营销业务,基本上秒其他的小公司。

  背靠腾讯,依托微信和手Q的流量入口优势,融了60亿+的资金,大数据+资金优势,发展迅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猛,已经成为市场第二梯队,紧盯第一梯队。

  依托阿里巴巴的电商背景,融资17亿元,主打电商+社交+娱乐的概念,市场第四梯队。

  基本的盈利模式:票务佣金3元/张+发行/宣发费用,基本的发展模式:以资本为纽带,上游入股IP孵化、内容制作公司,锁定宣发业务,以宣发资源换份额或分成比例。

  电影院线是高度垄断的行业,行业内的主要参与方包括:万达院线、中影、金逸影城、大地院线,院线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单个影院的收购价值已经飙升到2500万-3000万,院线本身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50%的分账比例,以及成长性(本身票房的增长、荧幕增加、观影人数、票房补贴),衍生品的利润率也越来越高(爆米花、贴片广告)。

  大地院线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率先布局三四线城市,未来再深耕利润率。

  院线的生意更多的是增长红利+管理溢价+估值溢价,关键在于交易可得性(能够投进去)和估值谈判能力,在水涨船高的前提下,压力比加大,不过是非常好的债权标的。

  大概写了下电影行业的现状、趋势与逻辑,下周更新电视剧行业,敬请期待。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官方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