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年代。在这个以创新、发展为主旋律的年代里,新生事物的确是层出不穷的。如果说百度、腾讯等网络改变了知识的传播途径,微信和支付宝刷新了传统的付款方式,淘宝与京东拓展了人们千百年来购物渠道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雷锁甲所研发和创立的《天下史馆APP》项目,无疑颠覆了古往今来单靠文字记录史实的运行轨迹,填补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历史”、“存储记忆”、“传播文化”、“传承精神”、“价值变现”、弘扬正气的历史空白。
从宏观角度讲,它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分;从历史传承讲,它有秦汉文化、盛唐文化之异;而从行业分类来看,它又有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之别。及至现在,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其划分自然愈来愈细,内涵亦越来越广。譬如什么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家文化——就是在这一全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并很快闯入公众的视野与生活中。
雷锁甲出生于秦岭北麓(西安市周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劳朴实,为人忠厚,在村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因而成为村内居家矛盾的自然调停者——无论谁家出现什么纠纷,结下什么疙瘩,都乐意去找这两位老人。说来也怪,只要他们一出面,一切恩怨很快就会得到释然与化解。父母的慈行善举和人格魅力,不仅为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所齐声称道,而且也成为锁甲及其兄妹处世为人的标杆,成为他们终生仰慕的一座丰碑!
在家庭良好氛围的耳濡目染下,雷锁甲与他的六位兄弟姊妹们,几十年如一日,血浓于水,敦亲睦族。尽管他们职业不同,居地相异,却都坚守了一个共同的理念——传承和弘扬父母营造的良好家风,踏踏实实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
谁能想到,这一貌似平凡的家庭理念,铺就了他开拓事业、走向辉煌的成功基石,以至非常荣幸地跻身于“2012中国同城十大影响力人物”之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雷锁甲从西安市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市第四人民工作,期间于第四军医大学进修深造一年。当改革大潮在神州大地蜂拥而起之时,他率先跳入商海,在闹市区创办了一家皮肤病研究所门诊部,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弄潮儿”。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007年,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性构想,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也精心绘制了“加强文化基地建设,重振西部影视辉煌”的宏伟蓝图。这一消息的发布,无意间拨动了雷锁甲的心弦。夜深人静之时,他在反复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西安是中华文化的灿烂摇篮,而汉唐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实行文化兴国战略,实乃国之盛事,民之幸事!在“天时、地利、人和”诸般皆备的情况下,西安无疑将会迎来一个展翅腾飞的战略机遇期。经过几个昼夜的辗转反侧和苦思冥想,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际形成了——放弃发展前景日益看好的医疗机构,积极投身国家文化建设事业!
在反复研究论证和搞好周密策划的基础上,雷锁甲正式挺近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基地,先后组建了西安水晶岛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现更名为-天下史馆(西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安一影文化传媒公司、西安雷交汇文化传播公司,并出任中华雷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诚实、守信是企业生存的灵魂,高起点、高品质服务乃企业发展的基石,这是雷锁甲为其团队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司成立第二年,他们就有幸承接了一个国家级大型口述历史项目,即协助中组部对全国尚且健在的2万余名老红军、老八路和老干部的光辉历史和不朽业绩,通过口述历史采访进行搜集和整理,以传承革命精神,丰富历史文化宝库。对雷锁甲及其团队来讲,这既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隆重的检阅。他反复要求大家,要以“不怕远征难”的红军精神,走好这段新的长征路,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家、向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他带领大家,从白雪皑皑的长白山麓,到莽莽苍苍的帕米尔高原;从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到郁郁葱葱的海南椰林,历时7年之久,行程十余万公里,行踪遍布港、台和西藏以外的30多个省区,获得了30万分钟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受访人员中,既有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红军、老八路,又有指点江山、享誉华夏的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官员;既有德艺双馨、蜚声中外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又有禅精竭虑、为国创新的科技界精英人士。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原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原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等,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采访任务。
通过这项工作,不仅使员工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也为公司的后续发展积累了难得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引领发展的时代。作为企业的掌舵人,自身文化积淀是否深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雷锁甲深知自己的文化基础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短板,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极不适应。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进行深造,取得了管理哲学的博士学位。文化底蕴的大幅提升,理论基础的逐步丰富,给雷锁甲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双翼。随后几年间。他作为总制片人,又马不停蹄地协助中央组织部、中央史研究室、国家文化部和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完成了《群众中是真正的英雄》、《抗大》、《七大》、《南泥湾》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转战陕北之昆仑纵队》、《陕甘根据地的创建》以及《北京知青在延安》等十一部口述史记录片的制作,抢救性的搜集和整理珍贵资料容量300T,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宝库,增添了无比辉煌的一页。
天下史馆——这个新生的文化发展公司,由此名声大振。它在市场大潮中初露锋芒,即一炮打响,迅速走红,充分彰显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其后不久,公司便以“口述天下”品牌在深圳前海新四板挂牌,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
他在反复思索着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命题:作为一家文化公司,自然必须以文化为灵魂、为龙头。而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灿若明星,如何深入挖掘和拓展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外延,趟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使其成为激发公司内在活力的永恒动力和源泉呢?
——没有历史的家庭,就好似无根的浮萍,难以在岁月的长河中雁过留声;没有历史的家族,必然缺乏方向与使命,无法将良好的家族风气持续传承;
——有史以来世界总人口已达千亿之巨,仅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区区万余载入史册,而普通草民百姓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烟飞灰灭。这有失人人平等的人权精神;
——世界上每个大国、强国,都相继设立了足以流芳百世的“国史馆”。而截至目前,尚无任何国家专门设置专供平民使用的“家史馆”和“个人史馆”,致使天下之史(国史、家史、个人史)形成“三缺二”之断裂。而留下先祖、父母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对后人来讲,既是传承路径,也是责任所在。
——人的生命历程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各代之间虽有血脉相连,但由于缺乏记录手段,三代之后即被遗忘的现象司空见惯。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切实改变“人过三代就遗忘,后世不知先辈事”这一人间憾事呢?
思绪虽然是零碎的、杂乱无章的,但经过深思熟虑,再把它一桩桩、一件件地贯穿起来,条理便日渐清晰,希望之光也就徒然出现了!
于是,他组织研发人员一边开发软件,一边设计目录编制程序,经过三年多坚忍不拔的努力,一个现代化的家用软件——《天下史馆APP》就正式推出。
天下史馆采用了”录音、视频、相册、记事、家谱、祠堂、书籍、史馆“八大功能,全方位、全形态、完整而细致的记录过往,它以当事人亲口讲述和历史资料结合,以视频录像录音与文字书籍相匹配,以方便、快捷、生动、形象、资料保存永久为主要特点,让历史不再碎片化,而是系统化、结构化、数字化、直观化、媒体化,可私密、可公开、可传播、可传承。
《天下史馆》APP,是一款基于“口述历史”基因的APP,它通过”录音、视频、相册、记事、家谱、祠堂、书籍、史馆“八大功能,实现“记录、存储、传播、传承、纪念、旺族、兴业、强国”八大价值。让人人都有历史馆,个个都是司马迁。改变了人类“记录、存储、传播、传承”的方式,是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新工具、新形式、新平台、新生态。
由此可见,这款软件的最大靓点,就在于既科学化,又人性化。它不但为后人搭建了记录、储存往事的平台,而且架设了追思、传播与传承的桥梁。它彻底改变了人类有史以来单靠笔记传承历史的传统方式,集“互联网、家文化、口述历史与现代科技”于一炉,通过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衔接、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的方式,向人们全方位地提供从生活到工作、从个人到家庭等重要事宜的免费记录、存储和查询服务。人们只要轻弹手指点击按键,就可在云网络上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行文至此,不觉想起了清代著名史学评论家章学诚的至理名言:“夫天下之史,乃一国之史、一家之史、一人之史也!”细细想来,老先生所言极是。因为只有着力打造国家文化、家庭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各个制高点,才能为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书写出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由此可见,雷锁甲的《天下史馆APP》,集中贯穿了“百年人生、百年基业、百分视频、百世留史、百代相传”这一主线条。从某种意义来讲,它就是这“五百”元素的科学组合,是保持“家文化”世代传承的永恒号直通车!
《天下史馆APP》——这个全球首款家庭专用软件,必将风靡天下,并在数以万计的家庭生了根,开了花。
随着“家文化”的迅速传播,它必将为更多的民众提供温馨、便捷的高品质服务。
现在的雷锁甲带领他的团队,正在不断研发以“天下人、天下事、天下机构”为内容的全方位线上展馆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