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App下载 全站Kaiyun App下载 全站4月24日,Wind数据显示,网络游戏、文化传媒均获主力加仓超30亿元,汤姆猫净买入7.22亿元,居榜首,昆仑万维净买入6.5亿元,三七互娱净买入4.27亿元,完美世界、星辉娱乐、吉比特、游族网络、均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继2023年春节档票房超67亿元后,今年“五一”电影市场回暖明显。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17时,2023年五一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含点映)达到1.10亿元;截至4月24日,有15部电影定档五一,其中,电影《长空之王》以超6600万预售票房在“五一档”中排名第一。
受此影响,4月24日,文化传媒板块表现强势,其整体涨2.11%,跑赢上证指数(跌0.78%)。其中,星辉娱乐、世纪天鸿20CM涨停,思美传媒、新华文轩、江苏有线、读者传媒、中国科传、南方传媒、中国出版、出版传媒等8只个股也实现涨停,高伟达、*ST新文、汤姆猫、紫天科技、恺英网络等个股涨幅也均超9%。
与此同时,文化传媒板块获市场主力资金的青睐。4月24日,文化传媒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态势,合计吸金24.68亿元。其中,三六零、汤姆猫、三七互娱、完美世界、星辉娱乐、光环新网、世纪天鸿、遥望科技、恺英网络等9只概念股均受到1亿元以上主力资金追捧。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线下娱乐消费场景持续复苏,文化传媒板块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特别是电影业方面,观众观影需求整体持续回暖,全国影院的营业率与上座率预计将保持回升,带动相关企业业绩改善。
机构普遍认为,在促消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电影市场有望回暖。根据中国电影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158.58亿元,同比增长13.45%,观影人群总人次3.37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139.32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7.85%,与2022年相比,电影市场明显复苏、充分回暖。目前全国营业电影院有11094家,营业率86%,2023年观影人次和平均票价已由淡季逐步回升。
事实上,2023年一季度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改善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已有22家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13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其中,祥源文旅、吴通控股、果麦文化等3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2023年文化传媒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双重提升,从近期的上座率和票价不难发现,人们的观影需求正持续提升,叠加‘五一档’有15部新片上映,届时票价和票房均有望大幅提升,利好电影领域业绩提升。”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告诉记者。
以社保基金、QFII、险资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也提前布局部分文化传媒股。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上述22家文化传媒公司中,共有9家公司股票被上述3类机构重仓持有。具体来看,社保基金、QFII、险资分别出现在2家、5家、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对于文化传媒板块的机会,华辉创富总经理袁华明对记者表示,在政策支持下,文化传媒行业经营迅速转好,带动今年文化传媒板块的估值修复。尽管文化传媒板块近期涨幅较大,短期或许有回调压力。但是放在更长周期看,文化传媒是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的受益方向,随着文化传媒行业持续复苏,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行业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在中金公司看来,五一档作为春节后相对重点档期吸引较多片方定档,目前较高的影片数量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档期总票房基本盘,但影片之间竞争或相对激烈,宣发效果、影片口碑或成为票房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关注重点影片后续票房表现及对相关公司的收益贡献。
4月25日,沪深两市全天下来共有33只涨停股,73只跌停股。涨停股主要集中于传媒、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独角兽概念、云计算、AIGC等行业或概念板块。其中,传媒板块领涨,盛天网络、唐德影视20CM涨停,浙文互联、返利科技涨停;电子商务板块活跃,长虹美菱、焦点科技、日播时尚、比依股份、金证股份涨停。
连板股方面,南方传媒(文化传媒)5天4板,中国科传(电子商务)4天3板,艾艾精工、新华文轩(知识产权保护)、世纪天鸿(ChatGPT概念)、鸿博股份、重药控股(医药电商)2连板。
跌停股方面,下跌方面,CRO、新冠药概念股领跌,药明康德、华森制药跌停;锂矿股持续走弱,江特电机、蔚蓝锂芯、长远锂科跌停。其他跌停股包括联动科技、万丰奥威、普利特、圣泉集团、永太科技、欧晶科技、锐明技术、拱东医疗、宝地矿业、美格智能、三美股份、天奇股份、梦网科技、蓝光发展、丽尚国潮、启明信息、鼎信通讯等股,新华联、嘉凯城持续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