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西爆炸,中国船卖爆了。有人说这个冬天欧洲人冻得手抽筋,而国人将数钱数到手抽筋。先是面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欧盟27国开始疯抢中国的电热毯,仅一个月就进口了高达129万条。
全世界把目光投向亚洲,开始风向能运输液化天然气LNG船,船只也是要预定的,上海某造船厂集装箱船的订单交付周期就已经排到了2026年了,不同于电热毯这类家用的器具,造船业是一项非常体现综合国力的重工业,它对一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商贸都极其重要。
人类历史从大航海时代以来的荷兰、西班牙,再到后来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每个时代的顶级经济强国都是造船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时过境迁,全世界开始疯抢中国船的背后,是中国正在同韩国一较高下,成为世界第一的“船老大”。很长一段时间来,尽管我国坐拥南北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但在全球造船势力中一直缺少存在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连一艘普通的军舰都造不出来。
直到1978年,我国却第一次喊出要把中国船只迈向全世界。六级部就接到了第一个订单,一艘2.7万吨的散货船,交船期只有18个月,每超过一天就罚款4500美元。在工期的催促下,我国的技术人员先是连夜翻译了上百万字的技术资料,拿出了符合要求的设计图纸,然后在剩下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大连造船厂的两万名职工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按期交付了船只。 23米宽的船身木叉竟为零,让外国验船师都大为惊叹。
这一战为中国造船业迎回了口碑。剩下挡在中国前面的便是以海洋立国的日本,可以造船兴国的韩国随着造船的一些基础课题被逐一攻克,中日韩三国很快就进入了内卷模式。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三国试图协商各自消减部分产能,共同瓜分全球蛋糕。但造船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个厂就可以雇佣上千名员工,为了消化本国的就业,三国都不愿意削减,所以说日本第一个倒下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开始衰退,难以对造船业给予支持。而彼时的中国却搭上了世贸的大船,一路乘风破浪,快速占领了全球市场。在中韩造船企业低价猛攻下,日本造船业是节节败退。
到了2008年危机后,这场“三国”最终演变成了中韩争霸。从2010年起,我国痛下决心对造船业进行了转型升级,而韩国则选择了打价格战,赔本拉单,用商单的数量“卷”死我们。但由于我国市场大,即便少了一些国际商单,内需仍然不减,所以最终的结果是,韩国反倒是把本国三大船厂之一的大宇造船给“卷”死了。截止去年第一季度末,大宇造船因负债率高达了523%,已经无法独立运行了。韩国称,未来大宇造船将被拆分成多个业务,军工、商船,以LNG的业务。其中LNG业务正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因北西管道爆炸,最近需求量大增的业务,而这块业务也是韩国造船业所剩不多的优势业务。
到这里我们盘点一下,从造船工业的规模上看,中国已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船老大了。今年一到八月,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45.4%,新接订单量占全球50.6%,手持订单量占全球47.7%,三大指标均高居世界第一。但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领域,我们同韩国还存在着差距,尤其是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LNG船,
这是一种在零下163℃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建造难度不亚于航母。我们知道, 2008年才顺利交付了第一艘LNG船,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日本、韩国能造。虽然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到今天,我们的LNG船天然气日蒸发率依然比韩国船厂高了百分之0.03,别小瞧这百分之0.03,一趟运输下来可能要白白多损失几百万元。所以我国当下是在规模上领先,但技术上仍然在追赶韩国。但同芯片、光刻机、大飞机等尖端科技一样,我们在这场较量中绝不能轻言放弃。
2019年,为了更有效集中研发资源,开云 开云体育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实施了联合重组,成了全球第一大造船企业。与此同时 2020年,由沪东中华自主制造的全球最大的LNG动力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正式交付。江南造船厂计划建设低碳和智能传播的研发中心,准备将5G大数据等技术更多用于新型的船舶。如今,在LNG船建造领域,我们从韩国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今年一到八月,全球110艘LNG船订单中,韩国拿下了83艘,我国拿下余下的28艘,创下中国厂商历史最佳接单记录了。
这个星球上71%都是海洋,谁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谁就拥有了海洋的话语权。开云 开云体育从当下的数量领先到不久之后的技术与质量的全面逆袭,我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的”船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