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庄子》,开篇之作名为《逍遥游》,表达的就是要对世俗之物无所依凭,不受束缚地畅游于世间,超越世俗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自然合而为一,从而达到最大的精神自由。回归自然,不为名物所累,在山水之间充分地释放人性,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的生命愉悦与审美体验,就成为道家提倡的旅游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魏文帝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封为山阳公。忠于帝室的嵇康不满司马氏专权,就避居到山阳县,以苏门山、百泉湖为友。意气相投的一批好友,如阮籍、刘伶、阮咸等人,在政治上也抱着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态度,在思想上与嵇康一样,崇尚老庄之学,于是就聚集到嵇康的身边。东晋孙盛《魏氏春秋》记载了这个盛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据说嵇康的故居,就在今天河南辉县的鲁庄和山阳村之间。这七个人常常结伴纵情山水,在竹林聚饮,竹林据说就在山阳村南的竹林寺,他们常去喝酒的“黄栌酒肆”,就在今天的鲁庄。
“竹林七贤”以嵇康和阮籍为主要代表,而以刘伶的行为最为狂放。嵇康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他的游风冲和淡远、意态悠闲,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清虚脱俗的境界。
与嵇康的悠闲宁静不同,阮籍的游风则更为任性放达。阮籍崇尚自然,痴迷山水,经常“登临山水,经日忘归”。他游览的方式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很是独特,就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地,随着拉车的老牛任意西东,直到穷途末路,才大哭归家。
魏晋士人多喜饮酒,“竹林七贤”个个都能饮酒,他们虽然性情不同,但不少人对当政者失望,对世事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借酒放纵,以摆脱礼教的束缚。刘伶追求自由逍遥的生活状态,整日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边走边饮,使仆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了”,留下了“鹿车荷锸”的佳话。
“竹林七贤”在山水之中的恣意而游,既是政治上的不得已而为之,也体现了他们尊崇自然的思想倾向。不少不满黑暗现实的文人学士,就以崇尚自然的思想来对抗司马氏鼓吹的礼法名教,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玄学的一个主要意旨就是大道无为,顺其自然,万事万物均要顺其自然之本性,不可强求,自然之性是最可宝贵的。那么,如何才能具有自然之性呢?这就要到大自然中去接受自然的熏陶,接受天地之灵气,吸取山川之精华,使自己像大山一样厚重伟岸,像流水一样生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生不息,人性融于自然,自然就是人性,这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和作用下,人们亲近自然,沉迷山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啸咏于竹林之中,超脱于世俗之上,肆情山水,会意风景,拒绝礼法,放荡不羁,深受时人和后人的推崇,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典型。